中學國際教育一百年


1871年與馬偕同時代的余饒理(George Ede)牧師,在擘畫教會在台灣的教育藍圖時,用了一個比諭:「譬如有幾條水源,滙流合成一條大溪,大溪的水再分為好幾種用途,有的灌溉田畝,有的海上行船,那條大溪就好比中學,……,學生滙流中學分開後,有的去教小學,有的去學醫,有的進入大學傳道,有的回家從事士農工商」,自此,馬偕創了淡水牛津學堂,開啟了台灣現代教育的第一章。

 

時隔100年後,我們想看看在國際化洪流中,這個具有承先啟後的中學教育,他們是如何扮演好關鍵角色,摧促台灣進入另一個國際化新樂章。

 

我們編輯部討論了很久,決定找一些偏遠地區的中學來審視,因為我們知道台灣是一體的,如果國際化、全球化的浪潮來襲,造成了城鄉差距更遠,那麼台灣在下一階段的國際競爭,將因島內的落差,造成國際上的落差。

 

我們找了花蓮四所中學,再找一所新竹高商做為對照參考,看看這些學校在國際接軌上如何努力,同時採訪了今年大學推甄成功的四位優秀高中生做為個案,分享他們的學習歷程。

 

我們發現,多元學習正是中學教育因應國際浪潮的對策,他們認為:多元能力來自多元學習,而開啟多元學習的關鍵在於英語力,一位基層的老師對我們說:孩子一旦掌握了英語,配合網際網路,台北跟花蓮是沒有落差的,他們可以用自己的眼去看世界,用自己的耳去聽世界,用他們的台灣經驗去創造世界舞台。

 

如同紙風車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所說:「如果當年鄉下的那個小李永豐也看過國家劇院級的兒童劇,今天,又會是怎樣的一個咖呢?」,於是他策劃了319鄉兒童藝術工程,他要讓資源匱乏地區的孩子們,步上藝術的第一哩路。

 

採訪完後,我們很欣喜,我們看到台灣各個基層對應國際化浪潮的努力,從學生身上所散發的多元能力光芒,正蓄勢待發奔向大海,引領台灣邁向下一世代國際化,我們相信,在這些默默耕耘的中學教育者,他們正是培育這些多元世代學子的重要推手。
(TOEIC OK 2009 六月號)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帶媽媽去旅行

印象南非05--小朋友的寒暑假